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天,在肯尼亚纳库鲁郡埃格顿大学的农业科技园里,今年58岁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教授刘高琼正在向学校周边的农民科普新型粮用菜豆的培育方式。1997年,刘高琼接受中国教育部委派从南京农业大学来到肯尼亚的农业学府埃格顿大学进行农业技术援助,至今已有25年了。 (《中国缘》 20220501 肯尼亚高原上的中国教授)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的大型跨文化纪实故事节目《中国缘》 中央广播电视台播出。《中国缘》 肯尼亚高原上的中国教授讲述了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刘高琼教授在肯尼亚进行农业技术援助的故事。
视频链接:《中国缘》 20220501 肯尼亚高原上的中国教授_CCTV节目官网-CCTV-4_央视网(cctv.com)
刘高琼教授在任教初期发现埃格顿大学的农学教育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应用,为了提高当地学生的应用能力,刘高琼教授开设温室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新课程;他还带来了大棚种植技术,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周边的农场和田地,教导他们如何更好地“接地气”,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以便寻找各种抵御虫害和低温的方法。他乐此不疲地传道、授业、解惑,致力于为当地人传授更多实用知识和技巧。
早在1995年,南京农业大学就和埃格顿大学建立了合作;1997年,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高琼接受教育部委派,前往非洲提供农业技术援助;1998年,时任肯尼亚总统的莫伊来到埃格顿大学出席学校典礼,并视察了刘高琼的西红柿温室大棚。看到大棚内长势喜人的西红柿,莫伊高兴地说:“我们肯尼亚人民要是都能用上这个技术,那我们的脱贫问题就解决了。”这句话,一下子让刘高琼有了一种使命感。刘高琼教授说,农业是个积累的过程,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刘高琼教授一去就是二十多年。
2016年,由中国政府援建的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在肯尼亚揭牌。2019年,两校联合申报的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成为中国科技部审批通过的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将农业提质增产是肯尼亚科研工作的目标。现在有了中国专家,有了这座实验室,我们如鱼得水,成果将像我们的玫瑰花一样绽放,鲜艳亮丽。”肯尼亚农业专家、中肯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主任理查德·穆卢瓦说。